湖北关于印发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2-06-12 00:00

新闻来源:

华中数控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二年五月九日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鄂发〔2010〕15号)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美国政府2009、2011年两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并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促进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欧盟面向2020年提出“创新型联盟”战略,明确把发展知识与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和高就业经济,实现智慧型、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作为建设欧洲社会市场经济的三大战略优先任务。日本政府通过了“日本产业再生修正案”,提出“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力图打造成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也努力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赶超。

国家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明确现阶段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并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支撑我省跨越式发展、体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作用的必然选择,也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构筑我省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我省科教优势明显,产业体系比较完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有望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四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自主创新战略,有利于我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产业总体规模不大,骨干企业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体制机制问题较突出;创新支撑平台建设仍显薄弱,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缺乏;投资不足,资金瓶颈未能根本性改善;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原则。

“十二五”是培育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发展、国际合作,投资驱动、应用带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指导原则,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要把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以需求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聚集和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为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自主发展、国际合作。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投资驱动、应用带动。要发挥投资驱动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保持投资规模快速增长,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速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同时,坚持以应用促发展,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以规模化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结合省情,明确方向,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产业发展,既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促进协调发展;同时,也要选择最有基础、最具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进,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带动整体水平提升。要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格局,产业布局基本合理,体系框架初步成形;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20年,新兴产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重点领域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领军企业达15-20家,超3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50家,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过100家;重点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出口份额进一步扩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生物、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跨越发展,形成新兴产业新的支柱;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潜力产业超前发展,构建新的增长极。打造在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技术创新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发明专利数量质量大幅度提升,重要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左右。建设200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广应用200项自主创新型重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形成200个知名品牌。对产业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贡献显著提高。

二、重点方向与主要任务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总体思路。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从外围向核心推进,从加工装配向研发制造转型,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网络、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新业态,促进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在光电子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带动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培育5-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0家超30亿元、35家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宽带上网用户达到85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000万户,信息技术新产品和相关服务培育成为消费热点,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

3.发展重点。

(1)光电子信息。

——光通信与移动通信。巩固光传输、光器件领域的优势,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加快通信交换设备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以软交换技术为代表的通信系统与设备;加快发展以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为代表的系统与终端设备,加大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积极支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重点实施烽火通信万兆光接入系统、正源光子三网合一及3G用核心光器件、光迅科技集成平面光波导芯片、奥新科技光子集成器件、电信器件公司超高速低成本光器件及模块、武汉虹信无线接入网设备、凡谷电子LTE通信基站用天馈产品等项目。

——光电显示。加快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模组、显示终端和激光投影,加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三维(3D)、低温多晶硅、触摸屏、电子纸等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推进武汉天马第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产能扩充及相关配套项目、东旭集团玻璃基板、雅图(武汉)视频技术产业园、全真光电硅基液晶(LCOS)全高清激光电视、传威光控多点触控人机交互系统、宜昌劲森液晶显示背景光源等项目。

——激光。进一步消化再创新二氧化碳激光器技术,研究开发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泵浦全固态激光器。大力发展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高功率激光特种加工和中小精微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医疗设备。重点实施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法利莱激光先进制造装备、华工科技激光加工系统、光谷激光高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等项目。

(2)下一代网络。

——下一代互联网。依托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邮科院等单位,重点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引导现有网络向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过渡。支持三网融合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实施宽带战略,发展宽带无线城市,加快普及信息应用。

——物联网。重点依托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加快无线射频标签(RFID)、二维条码、传感器、嵌入式器件、数据处理与计算、远程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3)微电子与应用电子。

——集成电路。以武汉新芯芯片制造项目为核心,推动上游的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形成集聚优势,带动下游的封装、测试、应用开发等发展。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加大对重点整机企业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快通信系统专用集成电路、IP网络及系统芯片、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芯片、数控系统专用控制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嵌入式IC卡芯片等集成电路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引进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工程化技术及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湖北发展,逐步形成以武汉新芯等企业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发光二极管(LED)。以大功率LED芯片为核心,重点支持高亮度蓝光等芯片研发及制造,积极打造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封装测试到应用产品和工程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实施华灿光电半导体照明LED芯片、迪源光电半导体照明大功率外延片及芯片、菲利华公司蓝宝石单晶LED衬底、荆州弘晟大功率半导体光源模组、方正光电LED封装及应用产品、冠牌(大冶)公司LED照明产品等项目。

——消费电子。积极支持富士康在鄂扩大投资,进一步扩大台式电脑、打印机、游戏机、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主导产品产量。着力改善消费电子产品配套环境,积极引导省内电子信息企业加强与富士康的配套协作,策划和引进国际知名消费电子方案设计公司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升本地配套产品附加值含量。积极发展数字家庭、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能源电子。提高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围绕智能电网、功率模块、电力装置等领域,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电力电子装置产业化。重点实施武汉南瑞面向智能电网的变压器及电抗器智能化设备、三环发展公司能量回馈型高压变频器、烽火富华光电互感器及其核心器件、汉光科技等静压制造真空电子陶瓷、追日电气智能有源电力滤波装置、台基股份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项目。

(4)软件和信息服务。

——地球空间信息。依托中地数码、立得空间、武大吉奥、南方测绘、苍穹数码等企业,着力发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构建涵盖航空航天数据获取、数据加工与处理、数据开发与提供、数据综合增值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规模化生产产业链。

——软件和服务外包。依托达梦数据库、开目信息、天喻软件、佰钧成、IBM(武汉)交付中心、惠普(武汉)、博彦科技、北大方正等企业,加快发展国产数据库、“3S”和“3C”等优势软件产品,重点支持软件及服务外包,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

——信息服务。依托武汉传神、武汉捷迅、数字媒体、江通动画、神州数码等企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多语信息、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云计算等服务型产业。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总体思路。贯彻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承接转移,扩大需求;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成套化、自主化工作;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提高本地配套水平,努力把我省建设成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的全国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形成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5家过30亿元、20家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培育形成30个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3位的拳头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80个省名牌产品。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基础件产品水平得到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3.发展重点。

(1)数控装备。大力发展高速、精密、数控车床、磨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开发数控系统,新型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单元,高精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数控回转工作台、大型交换工作台、数控刀架、精密滚珠丝杠副、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提升大型数控机床、大型薄板冷热连轧及涂镀层成套设备、数控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增值服务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整机集成水平,完善金属加工装备产业链。重点推进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冶南方机电产业园、珠江实业数控机床、华中数控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等项目建设。

(2)轨道交通装备。依托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三江航天、中铁科工、金鹰轨道等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盾构机、轨道工程机械、机载设备、车轮、车轴、轴承等轨道交通配套设备生产能力,积极研发现代化大型铁公路养护成套装备,重点发展重型轨道车辆、动车组装配及制造、城轨列车、电气化铁路维护及检测成套设备、城市地铁维护车辆、大中型养路机械等产品,研发和推广城轨交通系统工程设计以及轨道通信、信号、自动检票、空调、消防报警和排水等系统。

(3)海洋工程装备及数字化船舶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依托武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江汉四机厂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为海洋石油钻采工程配套的动力控制及深海传动系统、多点锚泊定位系统、深海钻井平台升降系统、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等关键装备,加快发展大型石油钻机、新型钻井平台、海洋工程特种起重机、大型低压拖缆机、大型天然气压缩机、海洋石油勘探设备、水下安防装备、抽油机、海上采油人工举升设备、液压油缸、液控系统、电控系统等海洋工程装备。

——数字化船舶制造。整合设计制造资源,在民用船舶领域推广船舶高技术,加快数字化造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全省船舶工业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重点推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船舶配套工业园、武昌船舶重工特种工作船、青山船厂电力环保型油轮、南华船舶系列高速船等项目建设。

(4)航空航天设备与卫星应用。重点依托三江航天、中航航宇、武汉航空仪表、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等单位,加快发展通用航空部件、机载设备、灭火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和浮空飞行器及其关键部件。大力发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导航终端、监控终端,高精密、高智能化地球科学仪器,测量、测绘通用仪器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弹射救生装置等航空防护救生装备。

(三)新材料产业。

1.总体思路。围绕我省新材料优势和特色领域,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在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战略性材料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以量大面广和重大基础设施亟需的高性能材料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冶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的开发,加强纳米、超导、智能等前沿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增强我省新材料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实现产业突破性发展。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努力形成4-6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12家过30亿元、30家过10亿元的优势企业。初步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化、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

3.发展重点。

(1)新型功能材料。

——信息材料。加快推进新型半导体材料、信息存储材料、传感材料、光电材料、磁敏材料、液晶材料等产业化。重点实施藤仓烽火光电材料、长飞特种光纤、新华光高端光学材料、菲利华石英玻璃纤维材料、鼎龙化学彩色聚合墨粉、东方微磁磁电子产业园等项目。

——生物医用及环保材料。重点发展可塑淀粉低碳材料、以乳酸为原料的全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全降解环保生活制品、药物控释材料、靶向给药系统载体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端医用无纺布、人体软硬组织、仿生材料等。重点实施华丽环保生物降解材料、三江固德聚乳酸生物基材料、广济药业高品质耐热级L-乳酸、中国兵装集团医疗器件及包装材料、双星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项目。

——储能材料。结合我省发展优势,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加快发展高纯硅材料、风电材料、镍氢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冶金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材料、超白光伏玻璃等光伏太阳能利用关键基础材料。突破超细锂电池粉体材料、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电极材料、超细镍钴粉体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新型制氢材料、高能储氢材料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宜昌南玻高纯硅材料、中科恒达天然石墨基复合负极材料、宜昌欧赛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材料、理工新能源燃料电池膜电极等项目。

(2)先进结构材料。

——新型金属材料。依托武钢、新冶钢、武汉重冶、晶泰科技、中冶南方、福星科技、三峡全通等企业,大力发展高强轻型合金,加快发展高性能钢材和高温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非晶合金,超薄涂镀板、高强度轿车用钢、高铁轨道用钢、风电设备用钢、工程机械用钢、大飞机和军工用钢等高端用钢。

——新型化工材料。围绕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大力发展有机硅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和改性塑料、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特种橡胶、高附加值的磷氟化工材料等。

(3)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快发展树脂基、碳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耐碱玻璃纤维、芳纶、高性能碳纤维、特种陶瓷制品、人造金刚石、特高压合成绝缘子、复合绝缘杠塔、耐高温摩擦材料、风力发电机摩擦材料、低导热碳复合耐火材料等。重点实施宜昌和达利芳纶蜂窝复合材料、回天胶业环氧树脂胶、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黑旋风锯业锯片基体等项目。

(四)生物产业。

1.总体思路。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我省特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宜昌生物产业园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加快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全面提升我省生物产业的竞争力。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全省规模以上生物企业超过1000家,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8-10家、过10亿元的企业15-18家,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扩张性强的企业群。培育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全省生物产业出口规模达到15亿美元以上。生物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努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产业发展基地。

3.发展重点。

(1)生物医药。

——生物制药。突出优势技术领域,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特别是对预防、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的生物技术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加强新型生物制剂研究,开发药物生产新工艺;研究和探索采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等生物技术药物;着力突破高密度发酵、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和蛋白质纯化等关键技术,加快生物药物、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的产业化进程。重点依托武汉生物制品所、天茂集团、宜都东阳光、人福药业等企业,组织实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新型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系列产品、辅酶Q10、重组人胰岛素、生物工程药物制剂等项目。

——化学合成药。支持引进消化和仿制市场潜力大的国外非专利药,鼓励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化学药物。重点围绕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激素类药物、维生素、氨基酸、麻醉药物等优势门类,加强关键工艺创新,提升原料药技术优势和深加工能力;积极推进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纳米技术制剂、脉冲释药制剂、长循环制剂等新型制剂的开发与产业化。重点依托宜都东阳光、天茂集团、武汉远大制药、三峡制药、湖北科益、襄阳天药、启瑞药业等企业,推进红霉素、布洛芬等系列原料药、心血管类原料药产业化、硫酸新霉素原料、氟非尼酮、更昔洛韦冻干粉针及抗病毒凝胶剂、异氟烷静脉乳剂、激素药制剂、系列肝和胃用药等项目建设。

——现代中药。实施大品种战略,大力推进重大中药创新成果的系列化开发与产业化;推进中药材“良好农业规范”(GAP)种植基地建设,构建道地药材种植产业链,加快中药材种植业和中药资源开发与发展;积极支持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以安全有效、使用方便、质量可控为方向,支持对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病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特色鲜明的中药新药及新剂型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强高效粉碎、提取、分离等中药制药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整体提升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依托武汉健民、李时珍药业、马应龙、武汉联合药业、爱民药业、隆中药业、湖北恒安等企业,实施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体外培育牛黄及制剂产业化、脾胃舒口服液、遗尿宁颗粒、开郁宁等系列中药、注射用羟基喜树碱、喜素片、滴丸、中药纳米冻干粉针、痔痛安系列产品、马其通系列产品等项目。

(2)生物医学工程。建立工程中心、医疗器械转化医学中心,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医疗器械创新体系框架,通过促进产学研用结合、鼓励中介发展的政策改变现有研发模式。发挥我省科研和产业基础优势,支持发展激光医疗仪器、肿瘤早期诊断系统、医用超声波、医用监护仪、医用X光机、呼吸机等医学设备;研制面向家庭的智能化、小型化疾病监测、治疗设备。以骨植入材料为重点,积极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人工骨、骨内固定件及系列人工髋关节、修复神经缺损用的人工导管等开发与产业化,发展高端医用无纺布、绷敷材料、生物试剂等卫生材料技术与产业。跟踪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开展组织工程产业化开发,填补我省在组织工程骨、肌腱、皮肤、角膜等组织工程产品领域的空白。重点依托中科开物、凌云光电、楚天集团、武汉半边天、武汉一海等企业,组织实施半导体医疗激光器械、半导体医疗微创激光医疗器械、自凝刀治疗仪、新型数字化影像诊断系统、麻醉科医疗器械等项目。

(3)生物农业。

——生物育种。加强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研究和国家允许的转基因品种培育,开展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的利用与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在符合国家转基因品种安全法规的条件下,建立规模化转基因动植物生产、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试验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重点研究开发非转基因优质、多抗、高产、专用的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加快瘦肉型猪、淡水鱼等特色畜禽、水产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积极推进柑橘、马铃薯等特色林果及经济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重点依托省种子集团、荆楚种业、国英种业、武汉联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希之源、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推进水稻等主粮作物新品种产业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双低油菜育种及产业化、无公害渔业养殖与加工技术产业化、富硒绞股蓝良种快繁及深加工产品、优良牲猪品种改良与集约化饲养产业化、牛羊家畜胚胎工程产业化等项目。

——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加快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产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快高效、低毒、无污染生物农药新产品的创制与推广应用;发展有机复合肥、生物菌肥、发酵菌剂等系列生物肥料;研究无污染、无残留、无副作用、抗疾病、无耐药性、促生长的酶制剂、抗菌肽、微生物复合制剂等环保型绿色饲料生物添加剂,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产品质量;发展畜禽疫病检测试剂和新型疫苗,重点支持特色畜禽、名特水产重大病害与疫情检测试剂和疫苗等开发与产业化,提高动物重大疫病的诊断和预防能力。重点扶持科前生物、中博生化、武汉科诺、武大绿洲(楚强)生物、武汉合缘等企业,组织实施BT生物农药制剂系列、高效生物农药、肥料生物菌肥、发酵菌剂、有机生物肥、酵素菌生物有机复合肥等项目。

(4)生物制造。围绕替代石油化工原料、化学工艺和大宗发酵产业升级,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化工醇、二元酸等大宗生物基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积极发展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新材料;推动生物技术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用生物工艺替代化学工艺;提升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等大宗发酵产品的技术水平。围绕微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加快运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制造。支持发展生物医药材料、生物纤维材料、全降解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重点研发工业生物催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强化对现有酶种、菌种及发酵工艺的改造和升级;加快重要功能寡糖产业化步伐,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在酶制剂、发酵有机酸、核黄素、酵母、乳酸、食品等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开发,全面提升食品业、饲料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重点依托安琪酵母、新华扬、湖北立业、嘉吉烯王、洪湖德炎等企业,实施益生素、酵母抽提物深加工、特种酶制剂、酵母葡聚糖、糖化酶、纤维素酶系列产品、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产品、胶原蛋白肽、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等项目。

(五)节能环保产业。

1.总体思路。围绕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提高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及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加快形成新兴支柱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700亿元以上。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12家以上,过亿元的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10家以上;力争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达到5个左右,30个以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目录;着力建设2-3个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区(基地),逐步在全省形成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

3.发展重点。

(1)高效节能。

——节能装备和节能产品。依托凯迪、湖北风机、大力电工、大禹电气、四方光电、武汉奥捷、大明灯业等企业,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大力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重点研发高效节能电动机、工业用节能窑炉、高效风机、高效传动系统、节能变压器、高压变频器、电机软启动、电网能量补偿等节能机电装备,以及热流计、照度计、量热仪等节能监测专用设备。大力发展节能汽车、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家电、节能灯等产品。

——节能服务。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一条龙”市场化节能服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提高节能技术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先进环保。

——废弃物和污染治理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示范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量;依托武锅、都市环保、武汉科梦、凯迪、方元环境、宜昌九天等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碱回收锅炉、高效节能曝气设备、渗透膜、中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等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尾气控制、洁净燃烧技术设备等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医疗垃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环保材料、药剂及环境友好型产品。

——土壤治理和修复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矿山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加快研发受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技术。重点开展污染超富集植物选种和培育,鼓励和依托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和企业选取省内部分受污染的矿场、工业、农业用地逐步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和示范。

——环保服务。重点依托凯迪、中钢安环院、创冠环保、中钢天澄、中油环保、省环科院、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等单位,推行烟气脱硫脱氮氧化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特许经营等模式,加快推进环保服务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强环境监测监管与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生态效益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价服务,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服务和环保融资服务等体系建设。

——碳捕捉。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在碳捕捉方面的研发基础,大力推进碳捕捉技术设备研发,初步形成碳捕捉设备产业。在全省选择1-2个大型火电厂开展碳捕捉试点,力争形成全国领先的碳捕捉产业。建设全省性的碳交易平台。

(3)资源综合利用。

——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支持谷城再生资源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武汉东西湖工业园区、宜昌开发区三峡磷化产业区、荆门高新区、荆门格林美、湖北金洋等省内基础较好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企业及有关科研机构,围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餐厨废弃物、建筑废物、道路沥青、废旧轮胎、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推广,着力推进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选冶、稀贵金属分离提取、工业固体废物大掺量高附加值利用、废电子电器产品拆解加工、材料分离改性、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等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装备生产,努力提升产业化水平。

——资源循环化服务。以设区城市为重点,以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整合、改造现有的回收网络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服务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从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积极搭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成果交易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平台,抓紧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信息交换网络,完善技术交易链服务、原料和产品绿色供应链服务、产业耦合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循环经济服务体系。

(六)新能源产业。

1.总体思路。加快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增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做大做强。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80万千瓦,新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以核电装备产业及光伏产业为重点,新能源装备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核心技术,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

3.发展重点。

(1)核电。积极推进我省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依托核电项目建设,带动核装备制造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湖北新能核电设备有限公司AP1000核电装备模块化生产与制造基地、中广核集团江夏核电装备产业园、中船重工核电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生产基地、东方电气(武汉)核装备有限公司核岛堆内构件生产基地、中核集团湖北核电技术服务基地建设,鼓励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进入核电领域。努力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在部分核电辅助系统形成工程总包能力,逐步形成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完整核电产业链。

(2)太阳能。

——太阳能装备产业。重点培植武汉、宜昌两大太阳能产业基地,形成优势互补、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的太阳能产业新格局。积极开发标准化、通用型太阳能光伏(热)系统组件,扩大光伏(热)应用领域。加强太阳能光伏(热)技术创新,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积极研发光热发电和系统集成技术,重点发展热管型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内置金属流道玻璃真空集热管、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建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等产品。以日新、珈伟、追日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产品。依托海军工程大学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湖北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加强太阳能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以宜昌南玻、随州晶星、三峡新材、宜昌九州方圆、皇明太阳能等企业为依托,打造硅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多晶硅及以硅为原料的高效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硅芯片等产品。

——太阳能综合利用。加快太阳能光伏(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步伐,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农村)示范”、“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屋顶计划”,支持公共建筑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大力推广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供热、制冷、发电技术。扩大光伏产品在道路照明及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的应用。到2015年,全省建成光伏发电总容量6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建筑利用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

(3)生物质能源。在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地区有序建设秸秆发电和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在大中型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进大型养殖场、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工程,推进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大型生物质气化与净化成套设备、生物质燃料加工设备研发制造。到2015年,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0万千瓦。

(4)风电。加快建设鄂东通山、大湖山、大别山,鄂北大洪山,鄂西齐跃山等风能区。鼓励企业发展技术先进的低风速风能装备制造业,建设集风电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与风场开发为一体的综合示范项目。支持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风能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到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60万千瓦。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1.总体思路。牢牢抓住国家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良好机遇,瞄准领先、支持研发、推进产业、鼓励应用、加强配套,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能源汽车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把我省建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发展目标。到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条件并形成5万辆的产销规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乘用车产量的比重达到20%.形成武汉、襄阳、十堰三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培育8-10家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本地零部件配套率50%以上,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关键功能部件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上取得突破,产品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品种数量以及同类车型主要技术指标均居全国领先地位,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3.发展重点。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发展适合城市公交营运和长途客运的各类中高档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及东风自主品牌、东风本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力争通过“东风制造”的品牌效应,使我省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轿车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较大影响。

(2)纯电动汽车。改进电池技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电池充电商业化运营模式,实现可快速更换电池组纯电动公交车批量生产。在城市环卫、城建、邮政、旅游等特种用途行业大力推广使用纯电动专用车。支持东风日产建设纯电动轿车研发基地。

(3)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宇清科技、国通青杨、方正能源等企业发展电动车动力电池、电池正负极材料、膜电极、成组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机电耦合装置、高可靠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能量优化管理系统等。

三、区域布局

按照“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十亿产品”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促进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推动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以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为战略产业,以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131”产业架构,成为代表我省参与全球高技术产业竞争、提升我省在全国新兴产业布局地位的核心载体,成为率先发展、辐射周边、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科技经济引擎。

(二)提升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发挥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好、知识技术密集的优势,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着力培养和凝聚人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研发中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加强大中城市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制造基地。

(三)支持有关市(县)和省级(省管)工业园区发展特色新兴产业。鼓励和支持有关市(县)、省级(省管)工业园区结合资源及产业基础优势,走特色化道路,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动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

四、组织实施

本规划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发挥宏观引导作用,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投入、项目支撑、组织协调机制,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完善投融资体系。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吸引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来我省设立分行、办事机构等,通过发展和创新小额担保、知识产权质押、投贷结合等新型金融工具和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运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联合投资等新型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早中期的创新创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地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企业债券;加快利用资本市场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拓宽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满足各类创新创业企业的需求。

(二)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整合现有省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资金,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力增长逐年增加。进一步创新支持方式,完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引领和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加强重大项目支撑。建立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抓紧续建新建一批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一批能够形成显著增长点的重大项目,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土地、规划、环评、融资等项目前期及建设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移,完善成果发布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鼓励科技人员开展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活动。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切实落实好国家和省出台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各项政策。

(五)加快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市场开放机制,加强与央企、中科院、跨国公司等对接,深化民间投资准入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鼓励各类企业来我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市(县)、重点开发区(高新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规划发展专业园区,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支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智力支撑,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建立一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加强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对接,不断完善股权激励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六)加强组织协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领导协调。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将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与省规划的衔接。

原文引自:http://www.hubei.gov.cn/zwgk/zfxxgk/zfgw/zfgb2011/di22qi/201112/t20111219_243998.shtml